2010年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国内交流 Polymer 2010-11-10 17:59

2010年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研讨会于2010101114日在苏州市西交利物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研讨会筹备委员会主办。委员会的召集人是王佛松院士(中国科学院)和陈寿安(台湾清华大学),委员有王笃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秀林(苏州大学)、许千树(台湾交通大学)、陈文章(台湾大学)和林正良(台湾工研院)。此次会议的协办单位是苏州大学和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

这是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界的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始于1996年,轮流在两岸举行,邀请两岸高分子界较有成绩的学者参加,属于小型的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气氛很浓。

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总数为42人;其中台湾代表17人,大陆代表25人。中科院院士王佛松、曹镛、杨玉良、吴奇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的总论文数为34篇;其中台湾代表论文数15篇,大陆代表论文数19篇。

本次研讨会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了学术交流:(1)高分子的聚合和结构控制;(2)聚合物的结构与形态;(3)光、电活性高分子;(4)与生命和环境相关的高分子研究。

这四个方面是目前国际上高分子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与生命健康、环境和能源(光电活性高分子)相关的研究是目前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也是我们目前重点发展的重要领域。我们在上述四个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研究积累,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科技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国际公认的研究成果。但是,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在基础科学的原创性和系统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潜心研究和积累。同时,针对国家的战略需求,如何加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国家与社会的需求,更需要团队作战和集成创新。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加强了海峡两岸高分子学者的联系,加深了老朋友的友谊,结识了新同行。更重要的是,对于光电聚合物以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等重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台湾学者的经验对大陆学者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本次会议得到苏州大学的大力协助,苏州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不尽在会务工作方面做得细致,并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确保了会议的成功举行。


#国内交流

阅读 0

猜你喜欢
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在烟台召开
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在烟台召开